【与雷锋精神同行】为志愿服务插上爱心翅膀——记化工学院“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12-06-15 12:00:00发布者:系统管理员阅读次数:2065

哈工大报讯(本报记者 闫明星)在哈工大校园有这样一支队伍,成立仅仅3年,却已累计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近100次,每学期近20次,参与人数超1700人次,并受到新晚报、龙广电台、新闻夜航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们就是2009年成立的化工学院“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
      在“大学生驻班辅导员”巾帼志愿者服务团、校园环保卫士、爱心一元基金、关爱空巢老人等一项项活动中,“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让志愿服务插上翅膀,把爱心送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
     
       
硬要参加活动的博士生
      “加油!加油!”, 2011年4月28日,哈尔滨市文林小学运动会热闹非常。会场布置、秩序维持、低龄学生看护、与孩子们促膝长谈……原“爱之翼”巾帼志愿者服务团成员、现已毕业留校任教的08级博士李春香的身影活跃在运动会上。她说:“这些孩子们常年没有父母陪伴,就让我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吧!”
      当“大学生驻班辅导员”巾帼志愿者服务团2011年成立的时候,本来是以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可是一位快要毕业的博士生非要参加活动不可,她就是李春香。李春香说:“以前就想做志愿者,也曾申请过到医院去志愿者,但人家不收。非常感谢“爱之翼”这样一个平台,让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
      “大学生驻班辅导员”巾帼志愿者服务团有13人,被分配到该校全部年级的12个班级里。同时,作为一个成员全部为党员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她们还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团”临时党支部,定期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学习党的最新精神,研讨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们按照“四个一”承诺——每周一次课业辅导、每两周一次促膝谈心、每月一次家访、每学期一次物品赠送,在课堂授课、课后谈心、批改作业、亲情陪护等一系列活动中,很快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走进他们心里。有一次,李春香早上7点钟就到了文林小学,并且工作了一整天,光批改语文、数学作业就64份。在中午吃饭时,当排队打饭的学生把第一份饭端到李春香面前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涌上了她的心头。李春香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志愿服务就是传承爱,使社会和谐友爱。虽然我毕业留校了,但我还要继续把志愿服务做下去。”
      据介绍,以“爱之翼”志愿者服务团队为依托,化工学院与多所中小学建立了联系,开展了携手农民工子女参观城市、“红色记忆”思想教育、捐赠物品等一系列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并已在方正县第一小学、哈尔滨市文林小学建立了两个志愿服务基地。其中,学生到方正县第一小学坐车单程就需要3个多小时,平均一个半月去一次。在得知方正县第一小学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图书馆后,“爱之翼”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就每次去该校都带一箱子通过募捐等方式所得的书,先后花费近两万元,希望能为该校建立一个图书角。此外,“爱之翼”志愿者服务团队还为方正第一小学捐赠了6台电脑,为阿城孩子捐赠了1000元现金和各种学习生活物品。

     
我也要做项目经理人
      2011年11月6日,“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来到厚德福老年公寓。这是“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主席王欢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经理人开发的新的志愿项目。他先与厚德福老年公寓进行了联系,了解了情况,并选拔了12人组成一个志愿组。由于厚德福老年公寓道路偏僻,他们坐了1个多小时公交车,又找了半个多小时的路才找到公寓。虽然很累,但王欢他们顾不上休息,发放了特意准备的睡眠眼罩、牛奶、水果等物品,并和老人拉家常,话乐事,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曲和小品。志愿者最后帮助每一位老人打扫了房间,并清理了楼道卫生。王欢说:“在那里,我们与老人们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这些活动让我明白,做志愿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收获助人的喜悦,还可以促进自己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坚持一个月去一次厚德福老年公寓,并得到了老人和公寓护理员的交口称赞。一位护理员说:“你们不用每次来都带东西,陪老人聊聊天,他们就很高兴,我们也很开心。”
      “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2011年提出了项目化运行管理的理念,鼓励每一名志愿者作为项目经理人开发和组织志愿活动。对于优秀的志愿项目,化工学院将发给负责人一张项目经理人聘任书。
      “我也要做项目经理人!”一纸聘任证书极大的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一个个好的项目被开发出来,一个个优秀的志愿者站了出来。在红色课程讲授活动、“心手相牵,播种希望”暨组织文林小学学生春游活动、梦想起航——关爱阿城留守儿童活动、“十杰老人”金秋畅游冰城活动等关爱老人儿童活动中,在交通秩序维护、市容市貌清洁、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大型公益捐赠仪式等公益活动中,“爱之翼”的项目团队送出了自己的爱心。截至目前,在“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组织下,仅关怀弱势老人专项活动中,参与人数就已累计达400人次。
      在活动中,“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市老龄委等多个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建立了联系,市老龄委等单位也喜欢找“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合作。今年4月25日,化工学院32位志愿者参与了团市委联合哈尔滨银行、黑龙江电视台共同开展的植树活动。化工学院原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辛国旭说:“‘爱之翼’成立之初主要专注于校内的志愿服务,2010年开始拓展校外活动。通过社会公益活动,让我们更了解这个社会,同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

     
和谐校园的“卫士”
      卫生清洁等体力活力不从心、遇到突发疾病时无人帮助、精神孤寂无法排解等是高校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关心的问题。今年4月13日,由31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关爱学校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正式组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常用的医疗急救、物业服务等服务,满足他们餐饮、购物等实际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志愿者送出饭菜数目约50余份,累计服务时间约37个小时。
      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不仅热心社会公益,他们更关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关爱空巢老人只是他们众多校园活动的一项。
      他们本着“学在工大,建设工大”的准则,积极组织志愿者保护校园环境、宣传文明道德,活跃在清理校园死角、图书馆志愿服务、高考义务咨询等各类活动中,出现在学校最需要的地方。在哈工大90周年校庆期间,化工学院有23名同学入选校庆志愿者,有3人获评校庆志愿者标兵。在2009年新材料化工国际会议期间,43名志愿者给中外嘉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们于2010年发起了“校园环保卫士”专项活动,在长达一个月的活动之中,45名校园环保卫士志愿者针对校园中存在的“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展开了调查,并将相关资料和信息及时反馈给后勤管理部门。“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浪费现象,而我们大都习以为常了。我希望能通过共同努力,减少乃至消除这类浪费现象。”一位参与“校园环保卫士”志愿者服务的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校园环保卫士” 反馈长流水、长明灯、公用设施破损等各类现象20余个。辛国旭说:“志愿者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楼宇去看看,现在发现楼内节电、节水的标识多了,常明灯不再常明了,我们感到很自豪。”

     
不断壮大的“爱心一元基金”
      2011年4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拍卖会在我校二校区B21教室展开。文具、情侣套杯、盆栽、录音娃娃等50余件拍品均以高出底价的价格成交。现场还有同学拿出自己的物品进行爱心拍卖。同学们的爱心之款不断投入红色的捐款箱。当晚共筹集善款600余元,并全部捐给化工学院“爱心一元基金”,帮助那些偏远山区或城乡结合地的贫困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
      一元的购买力是多少?也许是一根雪糕,也许可以“一元暖流聚江海,化雨春风满人间”。2011年4月11日,化工学院“爱心一元基金”正式启动,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号召全院同学选择每天捐一元,每周捐一元或每月捐一元等多种方式,将爱心捐助的方式转化为日常化、长期化的爱心行为。
      2010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的所有寝室都放有一个存钱罐,寝室学生一有零钱就放在罐中,月末的时候集中捐到爱心一元基金中。这就样,积少成多,爱心一元基金目前账面上有2000多元,筹集善款总计已超过12000元,其中已经有一万元用于为农民工子女物品捐赠。王欢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成立“爱之翼”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不仅是建一个品牌,更是让同学们通过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去接触、观察和了解社会,通过每个人的微小努力和善举去影响、改变社会的大环境,营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美好社会。”
      “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成立时间不长,部门也很简单,由宣传部、管理部、策划部、办公室4个部门组成,“常驻人口”一般保持在30人左右。这样一个简单的团队为什么能开展那么多反响良好的志愿服务,吸引着一位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呢?“我们奉献了爱心,也收获了爱心,更在活动中增强了能力、增长了见识、明确了责任。”王欢的话也许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到目前为止,化工学院累计已有351名学生注册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最近招募的学校招生宣传“学生形象大使”中,全校报名231人,化工学院申报志愿者就达30人。用化工学院同学们的话来说:“在化工学院每个人都是志愿者。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在国家和社会有需要的时候主动站出来。”
      爱的羽翼在振翅,“爱之翼”志愿服务团队在飞翔。